跳到主要內容區

【營養補給站】一顆石頭的痛,談膽結石飲食怎麼吃

【營養補給站】

一顆石頭的痛,談膽結石飲食怎麼吃

營養部/蔡珮瀅營養師

小梨在一次健康檢查中發現發現自己有膽結石問題,平日生活飲食進食後偶爾會有悶痛感,卻在一次聚餐進食後突然腹痛難耐,就醫才發現是膽結石在作怪,經由手術治療才解決這心頭之患。

成人膽結石的盛行率約10-20%,一百個人約10-20個人有這個問題,其中75%的人初期無症狀,也能與它和平相處。膽結石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的膽結石為膽固醇結石,原因可能與膽固醇與膽鹽比例失衡或膽汁的膽固醇過多、遺傳、性別(女性發生率多於男性)、年齡與肥胖有關,近年研究也發現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血脂異常、不當的減重方式(如168或節食時間過久等)、生活飲食型態不當(如西化飲食高熱量、高油脂、低纖維、高精製糖)等相關。

文獻建議對於未開刀的膽結石患者飲食生活型態改變可減緩不適,而手術後的患者而言,初期低油飲食可減緩腹瀉不適,少部分的人半年內仍有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無論如何,掌握以下生活飲食原則就能讓你輕鬆駕馭膽結石:

  1. 體重不過胖。體重過重(BMI>24~27 kg/m2)或肥胖者(BMI>27 kg/m2)需要減重,以每周0.5~1公斤的速度來減重,研究指出每增加一單位BMI膽結石發生率就會增加7~8%的風險喔!
  2. 低油飲食無負擔。高油脂及高飽和脂肪攝取與膽結石發生息息相關。因此飲食烹調上避免油炸、三杯、焗烤等烹調方式,改以少油的蒸、煮、烤、滷、燉替代。   減少高飽和脂肪食物攝取如動物性脂肪,紅肉、豬皮、雞皮、豬腳等以及酥餅、乳酪、加工肉類(如香腸、培根等)、零食(如洋芋片等)食用。油脂使用上也建議以不飽和脂肪的植物油為主如葡萄籽油、葵花籽油等,避免高飽和脂肪的牛、羊、豬油及棕櫚油、椰子油使用。
  3. 減糖增健康。精製糖及甜食攝取後在體內代謝會造成膽汁中膽固醇過多,增加結石的風險。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嚴謹的精製糖攝取以不超過總熱量5%計算,以每日1800卡的人而言,一天不超過 22.5 公克的糖(約 4~5 顆方糖)。
  4. 每日多蔬果。依據研究攝取蔬菜水果可降低膽結石風險,蔬果富含膳食纖維可增加膽酸的代謝及降低體內膽固醇的合成。每日五蔬果讓膽結石遠離我(一日份量蔬菜約1.5碗及兩個拳頭大小的水果)。

掌握以上生活飲食小訣竅,搭配恰適飲食勿過量,適度運動保健康,讓膽結石不再成為身體的負擔。

(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如有不適或疾病,應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治,方能避免延誤並獲最佳治療效果。)

#成大醫院 #成大醫院營養部 #營養補給站 #蔡珮瀅 #膽結石飲食

瀏覽數: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