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營養補給站】年後甩油大作戰

【營養補給站】

年後甩油大作戰

營養部/黃薇營養師

  根據衛福部過去的統計,國人春節連假後「平均」增重2公斤,有的人顯然增加得更多。透過身體質量指數(BMI)(註1)的計算,可以了解自己的體位屬於過輕、正常、過重或肥胖。目前已知肥胖與第二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退化性關節炎、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疾病有關聯性。

  提到減重,第一個就是「少吃多動」。少吃多動是否真的對減重有效呢?此話不假,因為在2023年1月剛出爐的「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中,就將「為達減重目的,負能量平衡是必要的,許多飲食方案皆可降低熱量攝取」給了最高的證據等級。

  一個理想且健康的減重速度為每週0.5-1公斤,每天大約需減少攝取500大卡的熱量;建議在飲食選擇上除了掌握均衡飲食的概念,另外可以增加纖維攝取,如蔬菜、以全穀食物取代精製澱粉,並減少含糖飲料、加工品的攝取。

  「間歇性熱量限制法」是飲食上常見的減重方式,如168斷食法,意即一日當中16小時不吃東西,只有8小時可以進食。此方式對覺得計算熱量麻煩的族群是一種選擇,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也提到間歇性熱量限制法與自由攝食的低熱量飲食法減重效果相當;不過,要特別提醒:糖尿病患者、胃部疾病者、孕婦哺乳婦、暴食症與厭食症飲食失調者、發育中孩童等,並不適合間歇性熱量限制法。

  既然要少吃多動,運動也是減重的一大重點,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中提到久坐少動的族群除了容易肥胖,也會增加罹患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因此建議每週要有5-7天的運動,每次運動達30分鐘以上,以助於體重維持並預防心血管疾病。

  維持健康的體態不但是為了外表,更是為了健康。提醒:若有減重的需求,可向醫師或營養師諮詢適合的減重方式,以良好的飲食模式搭配運動,才是正確的減重方式喔!

(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如有不適或疾病,應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治,方能避免延誤並獲最佳治療效果。)

#成大醫院 #營養部 #營養補給站 #黃薇 #減重 #少吃多動 #身體質量指數BMI #肥胖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間歇性熱量限制法 #168斷食法 #自由攝食低熱量飲食法

 

瀏覽數:

電子報訂閱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