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部 曾怡倫醫師/楊朝鈞醫師
42 歲的陳小姐,是一位上班族。她平常工作忙碌,下班還要照顧孩子,很少有時間特別保養皮膚。近一年來,她發現雙頰上出現咖啡色的斑塊,但即使用了美白保養品,斑點仍然持續存在。到了夏天,出門曬過太陽後,斑塊甚至變得更明顯,讓她覺得自己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老。她到皮膚科門診尋求治療,醫師告訴她這是肝斑 (Melasma)。
肝斑(Melasma)是一種常見的後天性色素沉著,多表現在臉部,特徵為對稱性的棕色或灰褐色斑塊,常發生於20-40歲女性。其名稱的由來是因黑斑像肝臟的顏色,並不是肝功能不好所導致的。肝斑主要是真皮內的黑色素增加,目前認為和紫外線曝曬、荷爾蒙變化 (如: 懷孕、避孕藥)、遺傳、不當的保養品或化妝品及慢性發炎(如過度清潔或熱敷)有關,但詳細致病機轉還不是很清楚。
如何改善肝斑或避免進一步肝斑惡化?
肝斑是很難纏的色素性皮膚病,沒有「完全根治」的療法。多數病人在治療後可見色斑淡化30–70%,但很少能完全消失, 且容易因防曬不確實,或荷爾蒙變化(如懷孕、更年期治療)影響,斑點可能再度加深。若持續治療並做好日常防曬,多數患者能維持膚色均勻、外觀改善。治療需由皮膚專科醫師評估,避免使用不當的「美白偏方」導致反黑或皮膚受損。
(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如有不適或疾病,應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治,以免貽誤病情,並能獲最佳治療的效果。)
#成大醫院 #皮膚部 #曾怡倫 #楊朝鈞 #肝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