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劑部 蔡文珊藥師
憂鬱是現代社會常見且重要的心理健康議題,一般而言,憂鬱是正常的情緒,是人在遇到挫折、失落、創傷時可能出現的反應,但如果憂鬱程度過於嚴重、持續時間過久及沒有改善跡象,就要小心憂鬱症的可能性,並考慮尋求專業的判斷與協助。憂鬱症不只造成患者情緒低落,也會影響思考、行動力、社交、體重和睡眠,很多人以為憂鬱症只是心情不好,靠自我調適或用意志力就可以克服,但其實憂鬱症和身體的生理機制有關,除了心理治療,配合適當的藥物,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治療憂鬱症通常會結合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必要時也會使用電痙孿治療。藥物可以調節大腦中影響情緒的化學物質,例如:血清素(serotonin)、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多巴胺(dopamine),調節這些化學物質可以幫助穩定情緒、減少焦慮、改善睡眠和食慾。常見的抗憂鬱藥包括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s)、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s)、三環類抗憂鬱藥(TCAs)以及其他類別的新型抗憂鬱藥。
抗憂鬱藥通常需要持續服用數週後才能看到明顯效果,因此剛開始服藥時,千萬不能因為沒有立即改善就自行停藥或調整用量,需要一些耐心等待藥效發揮。憂鬱症的治療是長期的,至少須持續數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以減少復發的機率,因此在治療過程中依照醫師指示服藥是非常重要的,就算症狀有所改善,也要和醫師討論,不可自行停藥或減藥。
在用藥過程中,應留意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例如:口乾、頭暈、嗜睡或腸胃不適,並定期監測血壓、血糖和體重。部分副作用會隨時間逐漸減輕,但若持續存在甚至影響生活,則應向醫師反映。此外,抗憂鬱藥可能與其他藥物、保健食品或中藥產生交互作用,因此務必告訴醫師或藥師自己正在使用的所有藥物。
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疾病,正確用藥搭配生活與心理支持,可以有效改善相關症狀,重拾日常生活的平衡與快樂。遇到任何疑問或不適,請及時向醫師或藥師尋求建議,透過專業的支持與持續的努力,一步步走向康復的康莊大道。
(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如有不適或疾病,應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治,方能避免延誤並獲最佳治療效果。)
#成大醫院 #成大醫院藥劑部 #藥告訴你 #蔡文珊 #憂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