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部/鄭惠華營養師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愛護地球不僅只是節約用水、節電、減少使用塑膠等,其實「吃東西」也能做環保,低碳飲食就是一種永續發展目標的實踐。
什麼是低碳飲食?
低碳飲食指的是減少碳排放量的飲食,從食物的生產、加工、運輸到烹調,每個環節都會產生碳排放,所謂的碳排放指的就是產生溫室氣體的量,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碳排放量的高低又跟食物種類有關,例如:牛是反芻動物,進食後食物會在腸道發酵產生甲烷,所以牛肉的碳排放量比雞肉或豬肉來得多,所以從食物的選擇開始,就能實踐低碳飲食,食物碳排放高低順序依序是:牛肉、羊肉最高,豬肉、蛋、魚類、家禽第二,豆類、穀物、蔬菜、水果等植物類食物最低,屬於低碳食物,所以可以多選擇攝取植物性的食物。
如何實踐低碳飲食呢?可以從下面幾點做起:
低碳飲食並不難,從選擇當季、在地、植物性食物開始,就能降低碳足跡,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同時,低碳飲食也對健康有益,一舉數得。
世界地球日,你我共盡一份心力。
(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如有不適或疾病,應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治,方能避免延誤並獲最佳治療效果。)
#成大醫院 #成大醫院營養部 #營養補給站 #鄭惠華 #低碳飲食